光遇九游渠道服能转官服吗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光遇九游渠道服能转官服吗 > 新闻动态 > 开国上将傅秋涛:不以军功著称,凭借这三大功绩名垂青史

开国上将傅秋涛:不以军功著称,凭借这三大功绩名垂青史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6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1955年的时候,傅秋涛将军因为他在打仗那些年立下的大功,被评为了开国上将,成了57个开国上将中的一员。跟韩先楚、邓华、三杨、叶飞这些将军不太一样,傅秋涛不是因为打了多少胜仗特别出名,所以在那些开国上将里头,他的名气并不算大。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他的那些事儿。

傅秋涛1907年在湖南平江县的一个穷苦家庭里出生,平江这地儿,革命历史可悠久了,彭德怀带的平江起义就是在这儿闹起来的。说起来,平江这块宝地还孕育了好多大将军呢,像钟期光、苏振华、张震、刘志坚、吴信泉、钟伟、欧阳文这些,跟傅秋涛都是一个地方的,都是他的老乡。

傅秋涛18岁那年就投身到了湖南的农民运动中。在土地革命那漫长的十年里,他先后挑起了湖南省委书记和湖南省军区政委的重担。等中央红军开始长征,他带着五千多名战士,在湘鄂赣地区硬是挺了三年,一直进行斗争。

1938年年初,新四军正式组建起来了。那时候,南方的游击队被整合成了四个大队,其中,湘鄂赣的红军部队在傅秋涛的带领下,成了新四军的第一大队里的第一小队,傅秋涛自己呢,就担任了第一大队的副大队长,同时还管着第一小队的队长工作。

第一队下面有两个团,由陈毅元帅来当司令员。

第二队的头儿是张鼎丞司令员,副头儿先是谭震林,后来换成了粟裕大将。

第三支队的头儿是张云逸大将,他负责全面指挥。而谭震林呢,就是他的副手,帮忙一起管。

第四支队的头儿,是红25军里挺有名的一位将领,叫高敬亭。

新四军队伍日渐庞大,这让蒋介石心里犯了嘀咕。到了1941年1月,蒋介石策划了轰动全国的皖南事变。那时候,傅秋涛是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的头儿,既当司令员又当政委,他接到命令,得带着队伍往北撤。

1月6号那天,皖南那边出事了,傅秋涛的队伍被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,就连他们唯一的一台电台也在战斗中给烧毁了。傅秋涛二话不说,赶紧召集干部们开会,商量怎么冲出敌人的包围圈。

后来,傅秋涛的队伍发起了猛烈的冲锋,一连拿下了敌人占领的好几个山头。就在这时,支队副司令员赵凌波下令部队撤退休息,他说:“谁要是不听命令,就得按军规处置。”

那时候,一团的团长熊应堂站出来有不同意见,可他压根儿没当回事儿。接着,熊应堂带着队伍往敌人的山头猛冲,好不容易冲到了半山腰,没想到赵凌波突然让号兵吹起了撤退的号角。

傅秋涛一听到这事儿,火就上来了,他赶紧让警卫员去喊赵凌波。可没想到的是,赵凌波那家伙已经背叛咱们,投到敌人那边去了。这样一来,傅秋涛也别无他法,只能自个儿带着队伍,硬着头皮往前冲,想办法突围出去。

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拼死努力,傅秋涛带领的一纵队成功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,总共有1000多人逃了出来,这几乎占了皖年事变中所有突围人数的九成。在我们的课本上,有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这段历史:

新四军总部和直接管辖的队伍有9000多人,被国民党8万多人的大军团团围住。除了成功冲出包围的一千多人,剩下的大部分战士都英勇牺牲了。

这段话里提到的“除了上千人成功冲出去”,主要说的就是傅秋涛带着的队伍。

这次逃跑行动中,傅秋涛为了保证安全,把自家小闺女交给了村里的乡亲们照看。一直等到新中国建立以后,这小闺女才又回到了他身边。傅秋涛便给她起了个新名字,叫做“傅还”。

新四军军部经过重新整合后,傅秋涛接过了新四军第7师副师长的担子,那时候,张鼎丞是师长,曾希圣则是政委。

解放战争那会儿,傅秋涛跟着新四军到了山东,他挑起了鲁南党委书记的担子,还当上了鲁南军区的政委,后来又兼任了鲁中南军区的司令员和第一副政委这些要职。

淮海战役打响之前,华东局一看这场仗规模不小,就琢磨着得成立个华东支前委员会。他们选了傅秋涛来当头儿,也就是委员会主任,让他来管华东这边的人力、东西、还有钱,好给前线送支援。

大家都清楚,陈毅大将军说过这么一句话:“淮海战役之所以能赢,全靠山东的老百姓用小推车一点点运来的物资。”那时候,山东解放区有两百多万的老百姓,他们或是抬着担架,或是推着小车,全都跑去支援前线了。

从修好路让车跑起来,保证电话线能打通,到建起存粮食的地方,赶紧做冬衣冬被,再到发动老百姓、组织大家伙儿,还有送伤员去治疗,清理战场,带着抓到的敌人,鼓励大家去当兵……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事。

那时候前线战斗非常激烈,每天得消耗掉300万斤粮食,总共加起来上亿斤呢,怎么保证这些粮食的供应和运输呢?在这些既辛苦又繁琐的工作背后,傅秋涛这个负责安排一切的人可是出了大力气的。

在《大决战·淮海战役》里头,杜聿明他们的部队被困在了陈官庄。让人惊讶的是,咱们战士就算在风大雪大的天气里,还能吃上热腾腾的肉包子。这可不是编剧瞎编的,这事儿在历史上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。而且,你猜怎么着?这些肉包子还成了让杜聿明集团垮台的一个重要帮手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傅秋涛接过了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和山东军区政委的重担,时间不长,他就去了中央,干起了复员委员会秘书长的活儿,主要负责领导安排好上百万军人的复员工作。接着,他又在人民武装部部长这个岗位上干了很多年,对新中国民兵建设那可是出了不少力,贡献特别大。

傅秋涛觉得,要是以后还有反侵略战争,民兵的作用还是很大的,不能小看。那时候,徐向前元帅在军委里专门管民兵的事儿。傅秋涛就自己站出来说,想把咱们国家搞民兵的好经验整理一下,写成一本书。徐帅一听,马上就点头答应了。

1978年那会儿,《中国民兵》这个编写团队开始组建,傅秋涛老人决定把自己晚年最后的时光都搭进这项工作里。他虽然已经过了七十岁,但仍然精神矍铄,干劲十足。他领着编写组的伙伴们,跑遍了全国好多地方的革命老区,收集了一大堆特别珍贵的历史资料。

1980年10月份,《中国民兵》的草稿弄完了以后,傅秋涛用了整整五个月,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改、去核对。那时候,他已经得了肺癌,病得很重,但他一点都没放松,反而更下劲儿去干了。

那时候,他每天凌晨三点多就摸黑起床,有时候甚至整夜都在忙碌工作。就这样,傅秋涛办完了自己这辈子最后一桩重要的事儿。到了1981年5月25日那天,他毫无遗憾地走了。

就像中央给他的评价那样:“他这一辈子都在奋斗,过得不容易,一直都在为人民拼尽全力服务。”

想成为我的铁杆支持者吗?其实挺简单的,就是得多跟我互动一下。要是你觉得我写的东西还不错,那就点个“”吧。这样,一旦有新文章,你就能立马收到了,铁粉专享哦!



首页| 光遇九游渠道服能转官服吗介绍 | 产品展示 | 新闻动态 |

Powered by 光遇九游渠道服能转官服吗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